2月26日,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二次集体学习在潍坊市博物馆举行。学校党委书记徐梅,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高强,党委副书记王守全,党委委员、副校长李英德出席。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博物馆主要负责同志,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传媒学院、美术学院负责同志参加学习。
本次学习立足新时代文化使命担当,重点着眼“大思政”教育高质量推进,以结对共建形式实现“资源共享、基地共建、优势互补、共谋发展”的校社联动育人目标。 双方以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为发力点,通过充分挖掘和利用潍坊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将潍坊历史文化融入思政课堂和青年实践,打造一系列“行走的思政课”。
座谈交流会上,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高强致辞。学校党委副书记王守全,党委委员、副校长李英德和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同志为“潍坊学院‘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潍坊学院教学实践基地”揭牌,学校传媒学院负责同志与潍坊市博物馆负责同志签署教学实践基地协议。
学校党委书记徐梅在总结讲话中强调,要以“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为纽带,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教育引导广大师生赓续文化基因、传承中华文脉;要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大思政课”建设,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文化浸润”协同机制,着力培育具有文明传承使命感、创新行动力的时代新人;要立足服务区域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深化校地文化共建,将思政课堂与社会课堂深度融合,讲好讲活思政课,教育引导新时代青年学生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自觉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不仅突破了传统教育资源的时空边界,通过校地资源深度融合,培养学子们“心怀家国、扎根地方”的情怀与担当,实现个人成长与社会需求的精准对接,还为潍坊市博物馆注入了新动力,提升其公共服务能力和社会影响力,促进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今后,传媒学院将以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等为契机,立足学科特色,充分利用社会优质资源,深化校地文化共建内涵,聚焦区域文化数字化传播需求,有效提高“大思政课”育人实效性,为服务区域发展输送兼具文化自信与数字素养的传媒人才。
(编辑:阎佳炜 审核:邓建波)